近幾年,廣受熱議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眾多品牌異軍突起;互聯網家裝領域所謂的“價格戰”也在不停地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北京晚報《家居周刊》針對廣大消費者及讀者,就互聯網家裝領域進行了專題調查及樣本數據采集、分析;力求通過調查,分析消費者對互聯網家裝的認知和態度,了解消費者在家裝過程中遇到問題會如何選擇。
1.到底啥才是互聯網家裝?
當消費者有裝修需求時,傾向選擇傳統家裝公司和傾向選擇互聯網家裝平臺的所占比例相差無幾。但接下來的一組數據,卻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消費者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是互聯網家裝平臺或互聯網家裝公司呢?
當被調查對象完全一樣時,選擇了解互聯網家裝的只占總數的4.88%;而對互聯網家裝了解一些或完全不了解的,則分別占據了56.1%和39.02%。由此可見,雖然一部分消費者在有裝修需求時,會選擇互聯網家裝,但實際上,消費者未必對互聯網家裝十分了解。
于是記者在樣本中隨機致電了一位傾向選擇互聯網家裝卻又對互聯網家裝不算了解的被調查者李女士,向其詢問對傳統家裝和對互聯網家裝的理解。“我覺得傳統家裝公司在施工流程上應該相對互聯網家裝更加嚴謹、認真,但是價格不算便宜,工期也比較長;而相比于傳統家裝公司,我認為互聯網家裝可能會在價格上更有優勢,同時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李女士表示,之所以在一知半解的前提下,仍舊考慮如有裝修需求時選擇互聯網家裝,其實更多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之前家里裝修選擇的是傳統家裝公司,所以這次想嘗試一下。”李女士告訴記者。
通過與被調查者的溝通,雖然不能完全得出結論,但從一定程度上說,雖然消費者選擇了互聯網家裝,但未必對其有深入的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互聯網家裝?
互聯網家裝在成立之初,便打出要為消費者解決“家裝痛點”的旗號,力求打破原有傳統家裝公司的裝修方式,改善消費者的體驗,透明、低價、保障等詞匯常常是互聯網家裝所宣傳的。他們模式相同,服務相似,口號相近,不同之處就是價格,一個比一個低,通常靠著一輪一輪的炒作和越來越低的價格不斷吸引目標客戶。而目前互聯網家裝領域大致可以分為幾大“派別”:以一站式服務為導向的互聯網家裝平臺、以線上召集倒流到線下的家居建材團購平臺、標準化家裝互聯網化以及傳統家裝公司的轉型。
2.互聯網家裝真有說的那么好?
互聯網家裝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包括材料、配送、施工、后期服務,甚至金融等,而對整個裝修的執行力與控制力的要求尤其高,不是誰都可以“插一腳”的。
據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互聯網家裝的消費者,擔心在家裝過程中出現偷工減料、環保質量以及額外增項的問題占整體比重較大。而出乎意料的是,選擇傳統家裝公司的消費者卻沒有一人選擇“擔心額外增項”的問題。
“其實選擇傳統家裝公司我們也不是不擔心會出現后期增項的問題,只是覺得像這種有一些知名度的老牌家裝公司更有保障些。”被調查者張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家裝雖然價格很具有誘惑力,但也會讓人產生疑問,這么便宜的價格,真的能裝修好嗎?后期真的不會多收費么?
互聯網家裝區別于傳統家裝公司的主要特征一般體現在:信息透明化、全面標準化、產業系統化。首先,互聯網家裝倡導透明化。無論從價格、材料,甚至到施工等各方面,都要實現信息和服務的透明。拿報價舉例,互聯網家裝普遍按平米報價,688元、699元、777元每平方米……都是家裝公司屢見不鮮的價格,以低價吸引眼球,搶占市場份額是互聯網家裝平臺或企業常用的“招數”。但當積累的用戶信息較多時,能否合理且有效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成敗,無法支撐強大的用戶數量很可能會導致企業最終的落敗。
其次,便是全面標準化。互聯網家裝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分析用戶需求,從而逐漸形成對應標準化套餐產品,還原給用戶真實的消費場景。“其實互聯網家裝領域魚龍混雜,有些企業打著標準化的旗號,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異常混亂,給消費者帶來不是便利,而是更多不便。”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只有全面把控各個關節,真正深入了解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存在的痛點,才有可能作出真正好的互聯網家裝產品。而不是一味從價格入手,打出有名無實的旗號。
除此之外,系統化也是互聯網家裝想要做好的一大關鍵因素。不僅是企業自身內部的信息有效的鏈接溝通,企業外部的有效溝通更為重要。企業需要考慮并準備充分,從消費者下單開始,就要考慮后續的生產、物流等等環節。
但無論是透明化、標準化,還是系統化,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能做到環環相扣,有條不紊,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出互聯網家裝的優勢。
“我沒搞清楚互聯網家裝到底高明在哪兒,說實話,我真沒發現跟傳統的裝修隊有什么區別。”顯然,不少消費者依然對互聯網家裝持懷疑態度。“我幾乎天天去家里的施工現場,生怕自己一疏忽就出問題了。”初次嘗試互聯網家裝平臺,擔心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的消費者小劉如是說。
不得不說的是,依托互聯網環境,本該讓家裝變得透明,但自互聯網家裝出現以來,常常備受質疑。報價不透明、隱性收費多、設計不專業、材料以次充好、工期難保障等等一些令人頭痛的裝修“黑幕”在不少互聯網家裝平臺同樣存在。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家裝這塊蛋糕,不是誰想分就能分的,也不是靠一時的炒作和低價就能在市場上立足。
3.消費者為何不愿意選擇互聯網家裝?
據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的裝修預算主要集中在6-10萬元,占總比重的41.46%。雖然消費者預期的裝修預算并不算高,但大多消費者還是不愿意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互聯網家裝,這是為何?
通過上圖數據顯示,消費者對互聯網家裝的擔心集中在幾大方面,雖然市場上可接觸到的互聯網家裝都打出了各種漂亮旗號,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消費多樣化的需求,消費者更加注重裝修材料、品質、售后等問題,這些也正是消費者是否愿意選擇互聯網家裝的重要因素。“我們雖然很心儀互聯網家裝的價格,但很擔心沒有傳統家裝公司有經驗,實力也比較弱。”上述被調查者張先生說。
互聯網家裝平臺從表面上來看似乎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眾多服務,也可以一站式解決多種家裝問題,但依然有很多消費者怨聲載道。從眾多消費者的吐槽來看,目前很多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存在著不少弊端,其中“頻繁增項”這點最為明顯,除此之外,管理混亂、施工人員素質低等缺陷也頻頻被人指出。
實際上,并不是每個家裝平臺都能提供系統且全面的家裝服務,更有甚者,一些互聯網家裝公司就是打著“互聯網家裝”的口號,實則卻沒有線下實體店和裝修工程隊的支撐,只是簡單提供一個平臺。
這就好像給消費者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最終消費者不僅麻煩纏身,還要耗費金錢、消耗精力去與家裝公司“周旋”。
根據統計,大部分用戶普遍希望通過互聯網尋找各種信息,包括裝修經驗、裝修案例等,也希望得到免費測量、免費設計等服務,但真正決定選擇互聯網家裝的消費者還是相對較少。裝修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道題,他們期望在前期先找到解題的捷徑,后期再選擇慣用的“解題方式”去攻克家裝難題。這大概便是為何互聯網家裝與傳統家裝依舊存在差距的地方。
記者手記
現如今,當人們談論起互聯網家裝時,常把它和互聯網工具的概念混淆起來,認為互聯網家裝只是借助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工具進行的營銷活動。
嚴格來說,利用互聯網工具營銷,只是企業前期的跑馬圈地,但如何能在后期的實際運行中帶給消費者更多優質的服務,如何能創造更多的企業價值,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依托互聯網自身的屬性和特點。
當下互聯網確實帶動了無數產業的發展,這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趨勢。但互聯網家裝并不只是一個概念,它應當是一種改變和一種革新。就像互聯網下的汽車、外賣、旅游等行業,互聯網家裝,也應該是高效利用互聯網優勢,長遠地改造家裝環境。消費者對互聯網家裝的期待也是希望可以通過互聯網家裝獲得更多的實惠和便捷,而不只是一種標榜和一種口號。根據艾瑞相關報告顯示,隨著互聯網家裝的不斷發展完善,家裝企業正逐步走向包括產業鏈各環節甚至相關金融服務整合的一站式整體家裝服務模式。